專業名稱森林防火指揮與通訊
專業代碼:510208
二、入學要求
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或具有同等學曆畢業證書者。
三、修業年限
全日制三年,2+1
四、職業面向
| 所屬專業大類(代碼) | 所屬專業類 (代碼) | 對應 行業 (代碼) | 主要職業類别 (代碼) | 主要崗位類别(或技術領域) | 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舉例 | 
| 5  | 51 | 5102 | 01-02 | 森林防火 | 滅火員、森林消防員 | 
五、培養目标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标、就業方向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适應生産、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能夠掌握一定的森林防火指揮與通訊基礎理論,有較強的專業實踐技能,能在一線森林防火指揮部門、森林防火通訊部門、森林防火管理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森林防火指揮、森林防火通訊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要面向需要森林防火指揮通信部門、森林資源保護部門、城鎮消防部門。從事森林防火、城鎮防火工作
(二)培養規格:
1.畢業生具備的基本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擁護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有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
(2)職業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态度和職業道德修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嚴謹求實;具有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創新素質。
(3)人文素養與科學素質:具有較為寬闊的視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确的審美觀點、較強的審美能力,個性鮮明、學有所長。
(4)身心素質: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和生理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講究衛生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育鍛煉标準;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積極樂觀的态度、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全的人格品質。
2.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林學基礎知識,林業發展基本情況,林業基本發展形勢、氣象知識,森林氣象常識、我國當前消防法規、現代防火通訊技術水平及發展前景,3s技術設備的使用、林火的發生與控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及撲救方法、滅火技術裝備的使用、林火撲救的現場指揮技能;中國及世界重特大火災的案例分析。
3.畢業生具備的職業能力要求
(1)植物學基礎知識
(2)林業發展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3)氣象學及森林氣象的識别
(4)消防法規的應用
(5)計算機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應用
(6)公文寫作的能力
(7)現代防火技術裝備的使用
(8)現代3s通訊技術裝備的使用
(9)常用的滅火機具的使用
(10)林火發生及撲火方法
(11)林火撲救的現場指揮
4.職業證書
| 序号 | 職業資格證書名稱 | 必考、選考 | 考核等級 | 考試學期 | 頒(發)證發部門 | 
| 1 | 森林防火員、滅火員 | 必考 | 初級 | 4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 2 | 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 | 必考 | 一級 | 2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 6 | 大學英語等級證書 | 必考 | 二級半以上 | 1、2 | 黑龍江省教育廳 | 
5.畢業生具備的職業态度要求
畢業生應具有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精神;技術上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具有團結、溝通與合作能力;具有較強的質量意識和市場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堅守職業秘密;具有安全工作,防範職業病的意識。
培養規格如下表所示:
| 要素 | 基本要求 | 具體内容 | 相應課程或教學環節 | 
| 知 識 要 求 | 基礎林業知識、林業發展基本情況及前景、消防知識及未來發展 | 林學基礎知識,林業發展基本情況,林業基本發展形勢、氣象知識,森林氣象常識、我國當前消防法規、現代防火通訊技術水平及發展前景 | 1、林學概論、 2、森林氣象、 3、消防法規 4、森林防火通訊技術 | 
| 能 力 要 求 | 基本設備的使用、基本指揮方法的應用、實際技能的掌握 | 3s技術設備的使用、林火的發生與控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及撲救方法、滅火技術裝備的使用、林火撲救的現場指揮技能、中國及世界重特大火災的案例分析 強壯的身體素質 | 1、3s技術及其應用、 2、林火生态與管理、 3、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 4、滅火技術裝備、 5、林火撲救指揮 6、火災案例分析 7、體能訓練 | 
| 基 本 素 質 | 1、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有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 2、具有較為寬闊的視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具備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正确的審美觀點、較強的審美能力,學有所長。 | 1、大學生活和人生發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有價值的精彩人生,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加強自我道德修養,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增強法律意識和樹立法治精神,中國的憲法精神與法律制度。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重點,着重講授中國共産黨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曆史進程,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相關内容,從而堅定大學生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的理想信念 | 1、法律基礎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3、形勢與政策 4、中華傳統文化 5、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 | 
六、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國家教育部要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号)和《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黑龍江省教育廳也針對我省高職教育提出了發展現代學徒制的工作的要求。結合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現狀和發展特點,也采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完善學徒培養的教育文件、管理制度、相關标準,推進專兼結合、校企互聘互用的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我院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現代學徒制的模式。
(一)課程體系設計思路
1.森林防火指揮與通訊專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
整個課程體系設置以當地森林防火指揮部門要求為基礎;以培養能力為導向;以課堂實踐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法律制度為規範。分階段、分層次、分領域的培養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
2.森林防火指揮與通訊專業能力結構與所對應課程或教學環節見表
| 序号 | 能力結構 | 能力要求 | 相應課程或教學環節 | 考證考級要求 | 
| 1 | 基礎能力 | 植物學基礎知識、林業發展的現狀及發展前景、氣象學及森林氣象的識别、消防法規的應用、計算機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應用、公文寫作的能力 | 植物學 林學概論、消防法規 林業法規與實務 辦公自動化軟件 公文寫作 |  | 
| 2 | 專業核心職業能力 | 現代防火技術裝備的使用、現代3s通訊技術裝備的使用、常用的滅火機具的使用、林火發生及撲火方法、林火撲救的現場指揮 | 3s技術及其應用、 林火生态與管理、 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滅火技術裝備 林火撲救指揮 航空護林 森林防火信息化應用 |  | 
| 3 | 專業拓展能力 | 精通專業知識、具備敬業精神;會交流、溝通,會處理人際關系;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創新思維的敏捷性、求異性、獨立性研究能力。 | 消防知識宣傳 城鎮消防 公關與禮儀 中國森林火災案例評析 體能基礎訓練 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校外實訓實習 |  | 
(二)專業核心課程描述
| 序号 | 課程名稱 | 課程主要内容 | 學時數 | 
| 1 | 滅火技術裝備 | 了解當前滅火技術裝備的發展現狀,會使用常用滅火機具。 | 72 | 
| 2 | 林火生态與管理 | 林火燃點的測定、林火蔓延速度測定、林火行為測定、預測預報技能訓練,森林燃燒物調查;防火宣傳管理;林火統計分析、森林防火評估練習。 | 72 | 
| 3 | 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 | 預防基礎知識、撲救實踐方法 | 72 | 
| 4 |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 | 森林資源管理種類、經營方法 | 72 | 
| 5 | 森林防火通訊技術 | 林火通信器材的使用、林火通信觀測設備的操作、林火通信的主要技術環節及林火通信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 72 | 
| 6 | 林火撲救指揮 | 森林防火應急處置預案編制,撲救新技術,現場模拟指揮。 | 72 | 
| 7 | 森林防火信息化應用 | 當代信息化條件下的森林防火指揮通信方式應用 | 72 | 
| 8 | 航空護林 | 新時代的航空護林撲火方式 | 72 | 
 (三)教學進程安排
1、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表
三年制高職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表
| 課 程 類 别 | 課 程 序 号 | 課程名稱 | 考 試 考 查 | 學分 | 學時數 | 教學學期及周課時數 | 備 注 | 
| 總 學 時 | 理 論 | 實 訓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4 | 18 | 18 | 18 |  |  |  | 
| 公共基礎課 | 1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查 | 3 | 42 | 26 | 16 | 3 |  |  |  |  |  | 社會調查6學時 | 
| 2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試 | 4 | 72 | 56 | 16 |  | 4 |  |  |  |  |  | 
| 3 | 形勢與政策 | 查 | 1 | 16 | 16 | 0 | 1 |  |  |  |  |  |  | 
| 4 | 中華傳統文化 | 查 | 2 | 36 | 34 | 2 |  | 2 |  |  |  |  |  | 
| 5 | 體育 | 查 | 6 | 100 | 12 | 88 | 2 | 2 | 2 |  |  |  |  | 
| 6 | 軍事理論 | 查 | 2 | 28 | 28 | 0 | 2 |  |  |  |  |  |  | 
| 7 | 心理健康教育 | 查 | 2 | 28 | 20 | 8 | 2 |  |  |  |  |  | 心裡普查4學時 | 
| 8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 查 | 2 | 36 | 32 | 4 | 1 |  |  | 1 |  |  | 前九周 | 
| 9 | 信息技術 | 試 | 3 | 56 | 28 | 28 | 4 |  |  |  |  |  |  | 
| 10 | 大學外語 | 試 | 8 | 128 | 96 | 32 | 4 | 4 |  |  |  |  |  | 
| 11 | 大學語文 | 試 | 2 | 36 | 20 | 16 |  |  | 2 |  |  |  |  | 
| 小計 |  | 35 | 578 | 368 | 210 | 19 | 12 | 4 | 1 |  |  |  | 
| 專業課 | 專業基礎課 | 1 | 森林氣象學 | 試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 
| 2 | 林學概論 | 試 | 4 | 72 | 36 | 36 | 4 |  |  |  |  |  |  | 
| 3 | 消防法規 | 試 | 4 | 72 | 36 | 36 |  | 4 |  |  |  |  |  | 
| 4 | 林業法規與執法實務 | 試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 
| 5 | 常用辦公軟件 | 試 | 2 | 36 | 18 | 18 |  |  |  | 2 |  |  |  | 
| 小計 |  | 18 | 360 | 180 | 180 | 4 | 4 | 8 | 2 |  |  |  | 
| 專業核心課程 | 1 | 森林防火通訊技術 | 試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 
| 2 | 森林火災預防 | 試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 
| 3 | 滅火技術裝備 | 試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 
| 4 | 林火生态管理 | 試 | 4 | 72 | 36 | 36 |  | 4 |  |  |  |  |  | 
| 5 | 森林經營與管理 | 試 | 4 | 72 | 36 | 36 |  |  | 4 |  |  |  |  | 
| 6 | 林火撲救指揮 | 試 | 4 | 72 | 36 | 36 |  | 4 |  |  |  |  |  | 
| 7 | 航空護林 | 試 | 2 | 36 | 18 | 18 |  |  |  | 2 |  |  |  | 
| 8 | 森林防火信息化技術 | 試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 
| 小計 |  | 30 | 540 | 270 | 270 |  | 8 | 12 | 10 |  |  |  | 
| 專 業 拓 展 課 程 | 1 | 公關與禮儀 | 查 | 4 | 72 | 36 | 36 |  |  |  | 4 |  |  |  | 
| 2 | 火災案例分析 | 試 | 2 | 36 | 36 |  |  |  | 2 |  |  |  |  | 
| 3 | 體能訓練 | 試 | 16 | 288 |  | 288 | 4 | 4 | 4 | 4 |  |  |  | 
| 小計 | 查 | 22 | 396 | 72 | 324 | 4 | 4 | 6 | 8 |  |  |  | 
| 校 選 課 | 1 | 職業素養 | 查 | 0.5 | 8 | 8 |  |  |  |  | 2*4 |  |  | 講座 | 
| 2 | 創新創業教育 | 查 | 1 | 16 | 16 |  |  | 1 |  |  |  |  |  | 
| 3 | 美育課程 | 查 | 2 | 36 | 36 |  |  |  |  | 2 |  |  | 選項 | 
| 4 | 健康教育 | 查 | 0.5 | 8 | 8 |  |  |  | 2*4 |  |  |  | 講座 二選一 | 
| 5 | 黨史國史 | 查 | 0.5 | 8 | 8 |  |  |  | 2*4 |  |  |  | 
| 6 | 安全教育 | 查 | 0.5 | 8 | 8 |  | 1*2 | 1*2 | 1*2 | 1*2 |  |  | 講座 | 
| 7 | 勞動教育 | 查 |  |  |  |  |  |  |  |  |  |  | 貫穿教學 | 
| 小計 |  | 4.5 | 76 | 76 |  |  | 1 |  | 2 |  |  |  | 
| 頂崗實習 |  | 48 | 864 |  | 864 |  |  |  |  | 24 | 24 |  | 
| 課程合計 |  | 157.5 | 2742 | 930 | 1812 | 27.5 | 29 | 30 | 23 | 24 | 24 |  | 
 
2、時間分配表(單位:周)
 
| 學年 | 學期 | 教學周數 | 理論實踐教學 | 入學教育軍訓 | 考核 | 頂崗實習 | 畢業教育 | 機動 | 備注 | 
| 一 | 一 | 19 | 14 | 3 | 1 |  |  | 1 |  | 
| 二 | 20 | 18 |  | 1 |  |  | 1 |  | 
| 二 | 三 | 20 | 18 |  | 1 |  |  | 1 |  | 
| 四 | 20 | 18 |  | 1 |  |  | 1 |  | 
| 三 | 五 | 19 |  |  |  | 18 |  | 1 |  | 
| 六 | 19 |  |  |  | 18 | 1 |  |  | 
| 合計 | 117 | 68 | 3 | 4 | 36 | 1 | 5 |  | 
 
3、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統計表(單位:學時)
| 項目 | 實踐教學 | 理論教學 | 備注 | 
| 校内實驗實訓 | 校外實訓 | 
| 學時數 | 856 | 956 | 930 | 第五、六學期到定單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 
| 1812 | 
| 所占比例 | 66.08% | 33.92% | 
| 總學時數 | 2742 | 
 
七、實踐教學體系
(一)實踐教學運行
校内實訓(實踐)教學計劃表
| 序号 | 實訓名稱 | 學時 | 學期 | 場所 | 教學要求 | 備注 | 
| 1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16 | 1 | 班級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 |  | 
| 2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16 | 2 | 班級 | 掌握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 3 | 中華傳統文化 | 2 | 2 | 班級 |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  | 
| 4 | 體育 | 88 | 1、2、3 | 操場 | 強健體魄,掌握運動基礎知識 |  | 
| 5 | 心裡健康教育 | 8 | 1 | 班級 |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标準 |  | 
| 6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 4 | 1、4 | 班級 | 了解為了職業發展方向,學會就業基本技能 |  | 
| 7 | 信息技術 |  |  | 機房 | 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及應用 |  | 
| 8 | 大學外語 | 32 | 1、2 | 班級 | 掌握基本外語知識和交際能力 |  | 
| 9 | 應用文寫作 | 16 | 3 | 班級 | 掌握常用的公文等寫作能力 |  | 
| 10 | 森林氣象學 | 8 | 3 | 實訓室 | 了解基本氣象知識、森林特殊的氣象常識 |  | 
| 11 | 森林防火通訊技術 | 32 | 3 | 實訓室 | 林火通信器材的使用、林火通信觀測設備的操作、林火通信的主要技術環節及林火通信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  | 
| 12 | 滅火技術裝備 | 36 | 4 | 實訓室 | 了解當前滅火技術裝備的發展現狀,會使用常用滅火機具。 |  | 
| 13 | 森林經營與管理 | 40 | 3 | 實訓室 | 森林資源管理種類、經營方法 |  | 
| 14 | 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 | 24 | 4 | 實訓室 | 預防基礎知識、撲救實踐方法 |  | 
| 15 | 林火生态與管理 | 36 | 2 | 實訓室 | 林火燃點的測定、林火蔓延速度測定、林火行為測定、預測預報技能訓練,森林燃燒物調查;防火宣傳管理;林火統計分析、森林防火評估練習 |  | 
| 16 | 林火撲救指揮 | 36 | 2 | 實訓室 | 森林防火應急處置預案編制,撲救新技術,現場模拟指揮。 |  | 
| 17 | 森林防火信息化技術 | 36 | 4 | 實訓室 | 三維地圖的運用、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應用 |  | 
校外實訓(實踐)教學計劃表
 
| 序号 | 實訓項目名稱 | 學時數 | 學期 | 實訓場所 | 教學要求 | 備注 | 
| 1 | 頂崗實習 | 432 | 5 |  | 按頂崗實習要求實習 |  | 
| 2 | 頂崗實習 | 432 | 6 |  | 按頂崗實習要求實習 |  | 
| 合 計 | 864 |  |  |  |  | 
 
八、教學組織與實施
采用“校企合作”職業教學模式,由學校和伊春市防火辦共同培養森防所需人才。在三年的教學過程中,設置2+1的實習模式。
第一、二學年實習,學生通過參觀伊春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及直屬大隊訓練場,參觀春季、秋季伊春森林防火演練等方式對森林防火指揮通信的相關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三學年實習,有伊春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按照生源地的原則,安排學生到各區縣局森防部門頂崗實習,通過此次的專業實習将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充分的運用到具體實踐中,保證與森防需求零距離。
(一)師資隊伍要求
1、團隊介紹、雙師結構、學曆結構、專兼職比例
教學團隊是專業建設的關鍵。工學結合課程體系的實施需建立由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一般教師和森防專家組成的專兼結合教學團隊,
其人員結構見表。
| 專任教師 | 兼任教師 | 
| 專業帶頭人 | 骨幹教師 | 一般教師 | 森防專家 | 指導教師 | 
| 1 | 5 | 6-8 | 5 | 3 | 
1、團隊介紹、雙師結構、學曆結構、專兼職比例
年教師中研究生學曆或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達60%;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30%;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80%。配備專業帶頭人和教學管理人員。
有一支符合專業教學要求,能夠滿足實踐教學需求的兼任教師隊伍,兼任教師數占專業課與實踐教師合計數的比例達到50%。
2、核心課程教師要求、實訓指導教師要求、兼職教師要求
專業帶頭人知識能力素質符合要求;專業帶頭人和專業教師有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工作經曆;注意遵循高職教育規律教學,重視師德師風,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主持或參與專業科研項目;主持或參與高職教育教學科研項目;有适應教學的科研能力與成果。
骨幹教師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善于将企業先進的技術知識與教學相結合;對職業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具有職業課程開發能力;能夠運用符合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治學嚴謹的教學效果良好。其主要工作有: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相關的工作;進行專業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編寫相關教學文件;進行理實一體的教室建設;參與專業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般教師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以及職業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良好。其主要工作有:參與專業核心課程的開發以及相關教學文件編寫;對專業一般課程進行課程開發及建設;參與理實一體專業教室建設,通過下場鍛煉,參加培訓不斷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及職業教育教學能力。
森林防火專家需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專業技能,長期從事森林防火指揮與通訊等方面的工作,能夠及時的解決生産過程中的及時問題,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善于溝通與表達。其主要工作有:參與培養方案的制定,承但一定的教學任務,指導實訓,參與課程開發與建設,參與相關教學文件的編寫;參與理實一體專業教室建設及實訓基地建設。參加教學培訓,提高職業教學能力。
企業指導教師需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企業的相應崗位獨當一面,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其主要工作有;按照實現大綱的要在本企業指導學生的崗位實訓,具體負責學生在崗位實訓期間的崗位教育和技術的指導工作;反饋學生的在崗情況,發現問題與學校指導教師一同及時解決;負責學生定崗期間的考勤、業務考核、實訓鑒定等。
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1、教學模式
“崗位式教學内容,項目式教學方法,工學式培養過程,“1+X”證書式教育銜接,頂崗式就業過度”。
2、教學方法
“培養目标崗位化,崗位能力課程化,課程内容項目化,理實教學一體化,校内教學情境化,校外教學師徒化”,即“六化”教學方法。
(三)實習實訓條件要求
1、校内實訓設施。
校内實訓設施主要是指校内實訓基地。校内實訓基地在功能上集“教學實訓、技術業務、科研生産”于一體,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時間的、質量的、真是環境的專業技術訓練,在一定的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實操能力,并利用校内設備資源,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工作,構建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環境。一般應滿足一個教學班的同時進行試驗和實訓的需要,部分實訓設施可與其他專業共用。建有職業技能鑒定的培訓點(或與企業共建)。
校内基礎課程教學實訓基地。校内基礎課程教學實訓基地的組成、基本配置要求功能說明見表。
1、校内實訓室
校内實訓室一覽表
| 序号 | 實訓室名稱 | 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 | 功能說明 | 
| 設備名稱 | 數量 |  | 
| 1 | 林業制圖實訓室 | 彼愛姆光學顯微鏡 | 10 |  | 
| 2 | 圖紙會審與技術處理實訓室 | 打印機、曬圖儀 | 10 |  | 
| 3 | 林業工程實訓室 | 全站儀 | 1 |  | 
| 4 | 森林調查實訓室 | 手持GPS、對講機 | 4 |  | 
| 5 | 林業調查技術實訓室 | 超聲波測高器、睡袋 | 10 |  | 
| 6 | 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訓室 | 計算機 | 60 |  | 
| 7 | 地理信息系統實訓室 | 風水兩用滅火器、風力滅火器 | 8 |  | 
1、校外實訓基地
伊春市森林防火指揮部指揮中心、直屬大隊訓練基地、17個區局森防指揮部。(四)教學評價
(1)教師教學工作評價與考核。教師教學工作考核,是對教師教學工作實施的全過程定量化的檢查、考核制度。考核人員包括學校領導、學校教學督導組成員、教務處成員、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考核内容包括課前準備(教案、講稿)、課堂教學、輔導答疑、作出批改等環節。考核方式包括定期檢查教學日曆、教案、講稿、學生作業,随堂聽課,不定期抽查輔導答疑,召開學生座談會,組織學生評教等。各項檢查、考核都要填寫量化考核表,期末彙總。
(2)學生學業質量的評價與考核。學生學業質量的評價與考核要體現能力本身,展現本校的指導思想,以學科理論為主要内容的主要考核模式,實現課程考核的科學性、實現性和靈活性,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閉卷、開卷、口試、實踐操作、項目設計、設計生産、發表論文、可也總結、調研報告、多媒體彙報、整體考察等,加強過程性的考核,考察學生的能力與素質。
①公共學習領域部分考核方式仍沿用現行的考核模式,即英語(大學英語、高職高校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高等數學、體育課為考試課,德育為考查課。英語、計算機可以采用等級考試或證書考核代替課程考核。
②專業及專業拓展學習領域部分及整周實習實訓建立以能力考核為重點,以過程考核為主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實踐課要進行操作技能考核,從實際工作崗位中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務作為考核内容,測驗情境要求盡可能與實際工作情境相似。
根據課程内容和課程性質的不同,在平時成績中加入過程性考核成績,學生學業質量的考核根據實踐環節比例的不同分三種:
第一,以知識和理論傳授為主型。實踐環節較少的課程,建議采用平時成績占20%,卷面成績占80%的形式。這裡的平時成績不僅包括學生出勤情況、課堂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實驗實習任務完成情況,還應包括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過程性考核成績。
第二,理論知識和技能并重型。實踐環節與課堂教學相差不多的課程,可采取平時成績占50%,卷面成績占50%的形式。
第三,以技能、能力為主型。以實踐教學為主的課程,可以采用完全過程考核的形式。
③定崗實訓環節考核考慮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企業實踐考核由企業人員根據企業的崗位工作考核标準組織對學生進行考核。
九、畢業條件
1、課程要求
學生修業期滿需完成理論教學和校内實驗實訓812學時;校外實踐教學36周;軍訓3周;畢業教育1周。
2、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獲得森林防火員、防火員(三級)
3、符合學院學生學籍管理規定中的相關要求。
(1)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獲得B級以上證書;
(2)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并取得一級以上證書。
4、獎勵
參加國家、省級競賽獲獎的同學可申請不受上述條件約束。